忤合术解读及经典案例 俗话说:“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。”然而,社会生活纷繁无序,利益关系错综复杂,要在千头万绪中作出正确判断,选择明主而仕,不是件容易的事。鬼谷子认为,谋略之士应根据形势.. 详细翻译
凡趋合倍反,计有适合。化转环属,各有形势。反覆相求,因事为制。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,立身、御世、施教、扬声、明名也,必因事物之会,观天时之宜,国之所多所少,以此先知之,与之转化。 事物之间的关系有正有反,有顺有逆,制定谋略时要根据情况,使之符合事理。事物间运转如环,各有形势,要反复探求,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措施。所以,圣人生活于天地之间,存身治世,施行.. 详细翻译
世无常贵,事无常师。圣人常为,无不为;所听无不听。成于事而合于计谋,与之为主。合于彼而离于此,计谋不两忠,必有反忤。反于是,忤于彼;忤于此,反于彼。其术也,用之于天下,必量天下而与之;用之于国,必量国而与之;用之于家,必量家而与之;用之于身,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。大小进退,其用一也。必先谋虑计定,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。 世上没有永远的尊贵,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。圣人常做的是无所不能做,常听的是无所不能听。要想事情成功,就要使计谋切合实际,处于主动的地位。一般来说,施行计谋难以同时兼顾,不.. 详细翻译
古之善背向者,乃协四海,包诸侯,忤合之地而化转之,然后求合。故伊尹五就汤,五就桀,而不能有所明,然后合于汤;吕尚三就文王,三入殷,而不能有所明,然后合于文王。此知天命之箝,故归之不疑也。 古代深谙背向之理的人,可以协同四海,掌控诸侯,驱之于忤合之地,因循形势而设法化转,然后使之改变方向,与贤君明主相契合。因此,伊尹五次投靠商汤,五次投靠夏桀,不能昭明其志,.. 详细翻译
非至圣人达奥,不能御世;非劳心苦思,不能原事;不悉心见情,不能成名;材质不惠,不能用兵;忠实无实,不能知人。故忤合之道,己必自度材能知睿,量长短远近孰不知。乃可以进,乃可以退,乃可以纵,乃可以横。 所以,如果不能达到圣人那样洞悉深奥道理的境界,就不能治理天下;不费心竭思,就不能推本溯源,弄清事情的根本。不悉心探究自己的才情,就不能宣扬声名。才识和素养不够,就不能带兵.. 详细翻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