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: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。然而,社会生活纷繁无序,利益关系错综复杂,要在千头万绪中作出正确判断,选择明主而仕,不是件容易的事。鬼谷子认为,谋略之士应根据形势变化作出相应决策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实事求是灵活应变。《忤合》篇曰反复相求,因事为制,就是根据事态的发展,通过正反比较决定取舍,找到合适的位置。明...
事物之间的关系有正有反,有顺有逆,制定谋略时要根据情况,使之符合事理。事物间运转如环,各有形势,要反复探求,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措施。所以,圣人生活于天地之间,存身治世,施行教化,宣扬名声,必须因循事物发展的机遇,天时的变化和趋势,以及国家的有余和不足。圣人依据忤合之术,预知事情的发展方向,根据形势变化以作...
世上没有永远的尊贵,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。圣人常做的是无所不能做,常听的是无所不能听。要想事情成功,就要使计谋切合实际,处于主动的地位。一般来说,施行计谋难以同时兼顾,不能同时忠于敌对双方,必定会有相合、相离的情况出现。与此相合,必定与彼相离;与彼相离,必定与此相合。忤合术运用于天下,必须根据天下的具体...
古代深谙背向之理的人,可以协同四海,掌控诸侯,驱之于忤合之地,因循形势而设法化转,然后使之改变方向,与贤君明主相契合。因此,伊尹五次投靠商汤,五次投靠夏桀,不能昭明其志,最终受用于汤;姜尚三次投奔文王,三次投奔殷商,不能昭明其志,最终知遇于文王。他们运用忤合认清了天命所在,所以归附明主而不再怀疑...
所以,如果不能达到圣人那样洞悉深奥道理的境界,就不能治理天下;不费心竭思,就不能推本溯源,弄清事情的根本。不悉心探究自己的才情,就不能宣扬声名。才识和素养不够,就不能带兵打仗,运筹帷幄。待人不够真诚,就不能认知他人。所以,运用忤合的方法,必须全面考察自己的才能和智慧,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,确定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