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右逢源,原指学识广博,应付裕如。这里指一种处世之道,比喻做事功夫到家,就会得心应手顺利无碍。典出《孟子离娄下》: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。战国时,孟子讲治学之道,学生问怎样才能做到高深的学问,孟子说:方法要对,态度要好,学习知识有心得,久而久之,做到了广、深、透,就能左右逢源、得心应手,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。...
凡是筹划计谋,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,并要掌握规律背后的依据,这样才能得到实情。通过研究审察实情,确立上、中、下三仪。所谓三仪,指上智、中才和下愚。三者互相参照,就能定出奇谋妙计。奇谋妙计能够通达易行,开始于古人的社会实践。郑人入山采玉时,都要携带指南车,这是为了不迷失方向。揣度才干、衡量能力和获知实情,这...
因此,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,变化的事物会产生问题,解决问题需要商定计谋。商定计谋需要言辞论说,仔细斟酌,并制定方法。有利于事情的发展,就要促使前进,进而不能则退,退若适当,不失为控制事情的好方法。所以,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有一定道理的,控制它的方法在根本上也是一致的。一般来说,仁人君子是看轻财物的,所以...
所以,弱小可以蓄成强大,弯曲可以变成笔直,不足可以积成有余,就看运用是否合理。对那些外表亲近而内心疏远的人,要从内心入手游说,用真诚来打动;对那些内心亲近而外表疏远的人,要从外部入手游说,以求表里如一。因此,顺着对方的疑问来改变游说的内容,根据对方的发现来肯定他的看法,根据对方的言辞去迎合他的本意,根据...
计谋的使用,公开进行不如私下谋划,私下谋划不如结成死党,结成死党可使双方的关系亲密无间。循规蹈矩不如出奇制胜,奇计一出就像河水奔流一样无法阻止。所以,游说君主一定要和他讨论奇计的运用,才能建立非常之功;游说人臣一定要和他谈论私利,才能保全自己。 如果处于圈子之内,却把内情泄露于外,...
所以,圣人施展计谋隐而不露,愚人施展计谋公开张扬。有智慧的人成事会很容易,资质愚钝的人成事就比较困难。由此看来,灭亡的事物不会继续存在,危乱的局面难以回到安全。在这种情况下,无为而治,顺应规律是最高明的。智慧要用在常人察觉不到的地方,才能则要用在常人发现不了的地方。智慧和才能的使用要做到隐秘,在使用的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