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谷子

《鬼谷子》又名《捭阖策》,成书于战国时期,是战国纵横家唯一流传至今的著作。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部谋略学著作,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,历来被人们称为“智慧之禁果,旷世之奇书”。
决篇解读及经典案例
本篇是鬼谷子谋略的重要内容。所谓决,是指决断,即通过对古今事物的分析,作出合理判断,以解决疑惑。可以说,决是成事的根基。《决篇》:“度以往事,验之来事,参之平素,可则决之。”这句话的意思:解决实际问题,如果不能准确作出决断,可以参照现今的形势条件和历史经验,来验证将来,如果能够实施就迅速作出决断。
 
1.权衡利弊,能谋善断
 
对个人来说,犹豫不决、优柔寡断是一个大敌。因为很多美好的想法都会在犹疑中湮灭。要知道,决断能控制行动,只要敢于决断,才能不断走向成功。因此,鬼谷子所说的“决断”是谋事者必备的一种品质,它是气魄,是智慧,是铸造卓越的精神根源。
 
决断贵在于心。凡决断者必在于心。荀子说:“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”这是说“心”是身体的主宰,是精神的领导,决定人的情绪和意志。内心奔发或涌动热情的火焰,就会积极思考,缜密谋划,不懈追求,做事也易于成功。古人说:“哀莫大于心死。”又说,“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。”这些都说明了内心力量的强大。具有良好的内心主宰,就能激发奋斗的热情,从而在自信中敢谋善断。
 
决断是成就事业的第一步,也是关键的一步。决断失误,是最大的失误。尤其是重大决断,一旦失误便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,甚至是灭顶之灾。“谋”是在遇到事情时多方权衡利弊;“断”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权衡利弊后作出最终决定。谋与断是一个有机整体,二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
 
世事如棋局,当只有一条路时,就别无选择走下去;当处于十字路口或者三岔路口,就要选择最合适的路。如何选择,关系到今后的人生,这是生存的考验。鬼谷子告诫我们,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:“凡为人决物,必托于疑者,善其用福,恶其有患,善至于诱也,终无惑偏。”
 
现代企业的经营,需要应对繁多的信息和各种复杂的局面,领导者要经常作出决断。决策正确,就会获得良好效益,蓬勃发展;决断失误,就可能带来损失,前景一片黯淡。所以在决断前,不可不三思而后行。
 
2.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
 
俗话说: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意思是说,遇到事情时应该果断的时候就要果断,不能瞻前顾后、犹豫不决,否则就会因此受到祸乱。这是鬼谷子《决篇》的重要思想。鸿门宴的故事很好诠释了这一点。
 
秦朝末年天下大乱,各地势力纷纷起义。刘邦和项羽是其中实力较大的两支队伍。当时,刘邦兵力不如项羽,但是先攻破了咸阳。项羽听后大怒,派当阳君击关。项羽进入咸阳后,到达戏西,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。刘邦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:“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。”项羽听后更加愤怒,下令让士兵饱餐一顿,准备攻打刘邦。眼看一场恶战在即。
 
刘邦得知后大吃一惊,就用笼络感情的手段说服了项羽阵营中的项伯,并约为亲家。项伯答应在项羽面前说情,并让刘邦次日到鸿门赴宴,前去答谢项羽。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,却暗藏杀机。项羽的亚父范增,一直主张杀掉刘邦,所以在酒宴上,一再示意项羽发令,可是项羽却犹豫未决,默然不应。
 
于是范增让项庄舞剑助兴,寻机击杀刘邦。项伯为了保护刘邦,也拔剑起舞,护住了刘邦。危急关头,樊哙带剑拥盾闯进来,怒视项羽。项羽见此人勇猛不凡,就问来者为何人?当得知是刘邦的参乘时,即命赐酒,樊哙立饮而下。项羽又让人赐肉,樊哙吃了肉,又喝了酒,说:“臣死且不避,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?”并乘机为刘邦说了许多好话,说得项羽无言以对。
 
张良感到情况不妙,示意刘邦,趁上厕所的机会一走了之。之后,张良为刘邦推脱说:“刘邦不胜饮酒,无法前来道别,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,并向大将军献上玉斗一双。”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,范增则气得拔出剑,将玉斗砸得粉碎。这是鸿门宴的故事。
 
鸿门宴上,项羽优柔寡断放走了刘邦,最终兵败乌江,自刎身亡。这个故事告诫我们:作为君主或领导者,遇到事情时要当断则断,不能优柔寡断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,反受其乱。
 
3.把握时机,毫不犹豫
 
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的,犹豫不决是成功的大忌。要想决策英明,就要胆大心细抓住机会。鬼谷子在《决篇》中说:“于是度以往事,验之来事,参之平素,可则决之。”诚然如此,能够把握时机,作出决断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素养。勇敢果断会让人觉得可靠,优柔寡断则容易丧失信任。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把握机会要思维敏捷,手法迅疾,这是果断决策的能力。在军事上更是如此,当进则进当退则退,容不得半点犹豫。
 
世上的事,令人迷惑难解的甚多,而决断的目的正是解除疑惑。人们总是喜欢有利的事物,厌恶有害的事物。所以决断需要反复诱导,得其真情,然后作出决断。鬼谷子云:“凡决物必托于疑者。善用其福,恶其有患;善至于诱也,终无惑偏。有利焉,去其利,则不受也,奇之所托。”
 
意思是说要根据事物的变化来制定出相应策略。
 
尽管有时候,作出决断是痛苦的,但该果断时就要果断,这是决策时应该遵守的原则。鬼谷子强调“决”的重要性,他认为“决”是“万事之本”,治乱、成败、祸福等都与此有关。决断正确就会成功,决断错误就会失败。决断要及时,如果当断不断,就会反受其乱。
 
三国时,魏国大将曹爽率领军队攻打蜀国,穿过骆谷来到兴势山前,发现蜀将已占据有利地形,如不迅速撤回就可能会全军覆没。于是,曹爽果断下令撤退。魏军撤退途中,发现蜀军正在堵截曹军后路。曹爽率军从小路躲过堵截,才安全撤回。
 
临危不惧是一种勇气,更体现了必胜的决心和意志。作为三军统帅,光有勇气是不够的,还要有统筹全局的能力。在危急时能够果断决断,方显英雄本色;在变化莫测的形势下,能够稳定人心、激发斗志,同样是善于决断的一种表现。
 
古今时势不同,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,不能照搬先贤之法。东汉荀悦认为,决定胜负的因素有三点:一是形,二是势,三是情。所谓形,指得与失的大体趋向;所谓势,指面临情况时灵活应付和对进退随机应变的形势;所谓情,指精神状态,意志或坚定或懈怠。所以,对待事物要看到它的变化内容和趋势,随时根据事物的变化来调整策略。当然,面对新事物的时候,我们不能事先都考虑周全,而应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,这是制订策略的关键所在。
 
无论圣人贤哲,或愚夫愚妇,无不有疑惑难解之事。有了疑问就应该有所决断。决断之法,本篇论述颇为精当。
 
武王伐纣,卜筮以定犹疑,占曰:“大凶。”姜太公推翻龟壳兽骨说:“枯骨死草,何能知吉凶乎?”由此发兵伐纣,一举成功。可见,决疑需要勇气,需要智慧,头脑清醒才能准确判断形势。
 
4.战略决策,高瞻远瞩
 
一般来说,社会组织或团体,都会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,这是战略性问题。鬼谷子在《决篇》中列举了“阳德、阴贼、信诚、敝匿、平素”五种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发展步骤。制定决策实施行动,都要服务于这个整体战略。因此,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,用战略的思想考虑问题,用战略的目的指导实践。历史证明,决策时能否着眼于整体利益是获得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。
 
战国末期,群雄争霸。秦国经商鞅变法后,势力发展最快。秦昭襄王图谋吞并六国,独霸中原。这一年,秦昭襄王想先兴兵伐齐,谋士范雎献上“远交近攻”之策,他认为齐国势力强大,离秦国又远,攻打齐国,军队要经过韩、魏。军队少了难以取胜,多派军队也无法占有齐国全境。不如先攻打邻近韩、魏,逐步推进。秦昭襄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,推行“远交近攻”之策,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。
 
其后四十余年,秦始皇才制定并逐步实施了吞灭六国的大计。远交齐、楚,先攻韩、魏,然后从两翼进兵,攻破赵、燕,统一北方。随后攻破楚国,平定南方,最后把齐国也消灭了。秦始皇征战十年,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。“远交近攻”之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 
到了汉代,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,对于在何地建都一度犹豫不决。大臣们多倾向于建都洛阳。齐人娄敬路过洛阳,觐见刘邦。
 
娄敬问:“陛下建都洛阳,莫非要跟周朝比兴盛吗?”刘邦说:“是的。”娄敬说:“周朝建都洛阳,是靠德政感召人民,而放弃了险要地形。周朝鼎盛时,四方归附万民臣服,衰败后就不能控制天下,不是恩德太少,而是形势太弱。”刘邦听了连连点头,娄敬又说:“陛下起兵以来,连年征战横尸遍野,比不上西周兴盛时的恩德,而秦地有高山被覆,黄河环绕,四面边塞可作坚固的防线,即使危机出现,尚有百万雄兵可备一战。借着秦国的底子,再加上肥沃的土地,可以说是形势险要、物产丰饶。如果陛下入关建都,控制秦国原有的地区,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。”听了娄敬的话,汉高祖觉得很有道理。后来,张良等人也阐明了入关建都的利处,打消了高祖的疑虑。建都关中后,高祖感慨:“最早主张建都在秦地的是娄敬啊。”于是赐娄敬改姓刘,给他加官晋爵。
 
那些主张建都洛阳的大臣,为了一己私利,缺乏战略眼光,将国家安危和兴衰放在一边。而娄敬从高处出发,提出定都关中,不仅具有远见卓识,而且直言敢谏,这才是“建万世之安”的国之大计。
 
现代社会的企业经营,具有眼光的领导者在决策时,无不注重考虑整体战略。站得高,看得远。世事本就如此,要想成功就要更上层楼,拥有独到的眼光才能俯视众生。
 
5.将计就计,奇正互用

决策时要明暗结合,阴阳互通。这样,采用的方法就会随之变化多端。决策高明的人深谙其理,在实际运用中善于变通,根据实际情况,灵活运用原则作出正确判断,同时考虑利害关系、接受能力、感情因素等各因素,施展心机,因人而断因事而断,因目标而断,从而作出正确决断。
 
以统军打仗为例,遇到的对手不同,周边环境也不断变化,所以要根据对象改变战术和策略。当然,变化要建立在对人情、形势的深透了解基础之上。唐代李靖就善于用兵,长于奇正之变。
 
李靖少年时胸怀大志,苦读兵书。但前半生并不顺遂,李渊在太原起兵时,李靖曾向隋朝告变,李渊对此铭记在心。后来李靖投唐,李渊要杀他,李世民惜才,保住了他。此后,李靖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,直到统一战争最后,他带兵征萧铣初露峥嵘;唐朝建立后,他深入大漠剿灭东突厥主力,为唐朝除去心腹大患;花甲之年,再披战袍,征战高原大非川,灭掉吐谷浑,打通河西走廊,功名卓著。李靖用兵,一是通,二是奇。所谓通,就是敌变我变,充分了解人情、环境、形势,不断调整策略;所谓奇,是奇正互倚,在常规的基础上,运用计谋出奇制胜。
 
李靖强调,奇正要互用。要先用正兵,后用奇兵。正奇的理解有多种:车步兵为正,骑兵为奇;先头部队为正,后援伏兵为奇,等等。在打败突厥的战争中,李靖的奇兵思想体现最充分。突厥是唐初的劲敌。李渊起兵时曾向突厥称臣,唐太宗也受过突厥不少气,只是实力悬殊,隐忍不发。贞观四年,唐太宗觉得时机成熟,向突厥进攻,军队统由李靖节制。打突厥不同于讨东南,突厥全是骑兵,进攻凶猛,转移迅速,加上大漠战线长,气候恶劣,补给困难。但敌人也有弱点,就是孤军作战又缺乏防备。于是李靖决定出奇制胜,以快打快。他挑选三千精骑,疾驰二百多里,直逼敌人巢穴定襄,出现在城南山岭上。
 
突厥颉利可汗没想到唐军行动会这么快,李靖的奇谋不在攻地而在攻心,让突厥从内心感到震惊和恐惧。还未接战,就有突厥兵投降,颉利可汗不战而逃。在大非川之战中,李靖也是以奇制胜奇兵,就是在敌人预料不到的时候,在突然的时间和突然的地点出现。有时,奇兵靠的是速度,奇兵靠的是意志、耐力。运用奇正之变原则要建立在通晓人情、形势的各种变化的基础上,对局势要作出准确的判断。
 
很多时候,对敌人的心理要准确把握,对己方的真实意图也要参透。伟大的事业往往玄关重重,有时不能说破,要不断认真体察才能把握全局。李靖能够把握时机,作出切合实际的决断,是因为注意观察事物的内外条件,注重实际和环境的结合。他的智慧善谋,奇诡用兵的确让人景仰。
 
6.以硬对硬,决不手软
 
在事情发展的危急关头,要以硬对硬做到绝不手软,这是本篇所阐述的重要观点,表明了采取果断策略的必要性。
 
唐朝中期,皇后武则天通过各种手段,当上了皇帝,她排斥异己诛杀大臣,甚至连亲生儿女也敢杀敢罚,对于亲信则往往提拔重用。面对武则天的强硬手段,李氏皇族显得软弱退让,毫无反抗的勇气和决心。武则天的儿子李显、李旦,更是懦弱柔顺,即使登上皇位,也甘愿让出皇权由武则天执掌。一批效忠于李唐的大臣,虽有敢说敢为的人,然而独木难支。这样,武则天以硬对软为所欲为,坐在女皇位上,一坐就是十多年。
 
后来,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强硬派,决定用武力逼迫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李显,恢复李姓天下。张柬之沉稳有谋果断敢行,这时他已八十有余,却雄心勃勃。他推荐杨元琰为御林军将军,控制京城军权。同时控制要害部门,伺机起事。当武则天生重病时,张柬之以为时机已至,不能再缓,于是把桓彦范等安插在御林军中当将军,直接控制皇宫禁军。
 
诸事安排停当,张柬之率御林军五百余人,直入玄武门,派人从东宫找来太子李显,直奔武则天的长生殿。武则天料知有变,支撑身子大声呵斥:“何人胆敢作乱?”张柬之带着太子拥兵来到床前,道:“张易之、张昌宗谋反,臣等奉太子令,入诛二逆,恐致漏泄,故不敢与闻……”武则天对太子怒目而吼:“汝敢为此么?但二子既诛,可速还东宫!”
 
张柬之大声道:“太子不可再返东宫,昔日天皇唐高宗以爱子托给陛下,现太子年齿已长,天意人心,久归太子,臣等不忘太宗、天皇厚恩,故奉太子诛贼,愿陛下传位太子,上顺天心下孚民望。”
 
武则天虽然不甘心退位,但看到对手如此强硬,大有不成功便成仁之势,只好答应了张柬之的请求。第二天,张柬之等人把异己分子或捕或杀,干净利落消除后患,然后让太平公主找武则天,劝其传位。不多时,唐中宗李显复位,掌握了国政。显然,对于像武则天这样敢作敢为,尤其是以强硬手段控制朝政的人,如果采用软弱退让的手法,只能使其更加强硬。
 
在这场争取皇位的权力斗争中,以张柬之为首的太子派,一改妥协忍让的做法,果断用强决不手软,从而恢复了李唐王朝的统治。可以说,在这场政治权力争逐中,张柬之等人“以硬对硬,绝不手软”的做法是明智的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